第331章 容量补充+动力扶持-《卫勤尖兵》
第(2/3)页
尖刀做气管前壁第 2 ~ 3 或第 3 ~ 4 环环间横切口切开纤维膜,组织剪于切口两端向下弧形剪开一气管环,形成蒂在下方宽约 1 . 0 cm 的倒“u”形气管瓣,随后,他用简易装置吸除气管内分泌物, 1 号丝线稍固定悬吊瓣于皮下,顺利导入相应型号的一次性硅胶套管,充气囊,固定套管,切口纱条稍填塞,切口不缝合,无菌纱布覆盖......
气管切开后,他又做了其他急救,很快,伤者恢复了呼吸和心跳。
但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
接下来,苏杨就得与死神进行最为殊死的搏斗了。
抗休克!
严重烧伤,早期缺血缺氧是导致内脏继发性损伤和死亡的关键因素,休克是烧伤早期缺血缺氧最重要的原因。
一般认为,休克的发生与血容量、心脏泵功能和血管张力等三个主要因素密切相关,但对烧伤休克发生的认识并非如此。
既往认为,烧伤休克血容量降低主要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使血管内血浆样体液渗出,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,但目前还没有找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有效措施,在治疗上主要采取补液替代治疗(容量补充);
在严重休克情况下或休克的后期,可出现血管反应性低下,使血管床扩张,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进一步减少。
治疗上采用血管活性药物;
而对于休克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——心脏泵功能,传统观点认为,心脏不出现结构损伤及器质性功能障碍,不参与早期休克的发生。
但大量临床现象提示,在许多严重烧伤,即使伤后及时给予补液治疗,休克也很难纠正,且心肌损害指标早期迅速显著升高,心功能指标降低。
这表明严重烧伤后在有效循环血容量显著下降之前,心肌即发生了缺血缺氧损害和功能减退。
由于心脏是循环的动力器官,严重烧伤后即早(在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显著减少之前)出现的心肌损害及心泵功能减弱,可诱发或加重休克,成为烧伤早期缺血缺氧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,由此提出了烧伤早期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害的“休克心”假说。
因此,烧伤休克的发生除与血容量减少有关外,还与早期心肌损害引起的循环泵功能减弱有关。
有效防治烧伤早期心肌损害和功能减退,是防治烧伤休克的重要环节。
基于这些研究发现,提出了“容量补充+动力扶持”的烧伤休克复苏新方案。
第(2/3)页